大众养生网

尿道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道出血可能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道损伤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常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需多饮水促进排尿。

2、尿路结石

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道黏膜引发出血,多伴有腰腹部绞痛、排尿困难等症状。直径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等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3、尿道损伤

外力撞击、医源性操作或性行为不当可能导致尿道黏膜破损出血。轻度损伤可通过休息、多饮水自行恢复,严重损伤需进行尿道修补术,术后需使用头孢地尼胶囊等药物预防感染。

出现尿道出血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促进代谢。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需立即至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B超等检查。所有治疗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耐药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