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节律是指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主导,属于正常的心脏搏动节律。窦房结是心脏的天然起搏点,其发出的电信号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1、定义
窦性节律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由其主导心脏电活动。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可自发产生电冲动,通过传导系统传递至心房和心室,引起规律的心肌收缩。这种节律是健康心脏的基本特征,心电图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且形态正常。
2、特征
窦性节律的心率通常在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在生理状态下,心率会随活动、情绪或代谢需求波动,例如运动时心率加快,睡眠时可能减慢至50次/分左右。若心电图显示P波在Ⅰ、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且PR间期正常(0.12~0.20秒),即可判定为窦性节律。
3、临床意义
窦性节律是正常心律的标志,表明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功能正常。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大于10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小于60次/分)或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作用或心脏病变有关。部分生理性波动无需治疗,但持续性异常需结合症状和检查明确原因。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心率。若出现心悸、头晕或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