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给药的治疗方法,将药液缓慢注入肠道并保留一段时间,使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或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肠道局部疾病或需要药物在肠道内持续作用的状况。
保留灌肠操作时患者通常采取侧卧位,药液温度需接近体温以减少刺激,使用专用灌肠管插入肛门约15-20厘米。灌注完成后需保持体位30分钟至2小时,使药液充分接触肠黏膜。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类如甲硝唑溶液、抗炎类如氢化可的松灌肠液,以及中药制剂如黄连素溶液等,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等肠道炎症性疾病。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低纤维饮食,灌肠后避免立即如厕或剧烈活动。
该方法需严格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道刺激症状或药物过敏反应。若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就医。患者不可自行调配药物浓度或改变灌肠频率,以免造成电解质紊乱或肠黏膜损伤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