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根牙是否需要拔除通常需要根据牙齿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若残根牙状况较好且具备修复条件,一般可以保留;若已经引发感染或无法修复,则建议拔除。
1、可保留的情况
如果残根牙的牙根长度足够、周围牙槽骨无明显吸收且根尖没有炎症,通常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后,采用桩核冠修复恢复牙齿功能。这类修复方式能够保留天然牙根,避免拔牙后牙槽骨萎缩,同时维持咀嚼效率。对于位置靠后的磨牙残根,若修复空间足够且对颌牙存在,修复后仍能发挥一定作用。
2、需拔除的情况
当残根牙存在根尖周脓肿、根分叉病变或牙根纵裂时,保留价值较低。深度龋坏导致牙根缺损达龈下3mm以上,或残根松动度超过Ⅱ度的情况,拔除是更合理的选择。这类残根可能成为感染源,引发颌骨骨髓炎或间隙感染,长期存在还可能使邻牙移位导致咬合紊乱。
3、特殊考量因素
对于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评估手术风险。儿童乳牙残根若接近替牙期,通常建议拔除以免影响恒牙萌出。老年患者若全身状况较差,可酌情选择姑息治疗。
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科,通过X线片和临床检查评估残根牙的保留价值。医生会根据牙根健康状况、修复可行性及患者全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最大程度维护口腔健康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