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脂包括哪些成分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种成分。这些成分在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异常升高可能增加疾病风险。

1、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约70%由肝脏合成,30%来自食物摄入。总胆固醇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成人理想水平一般低于5.2mmol/L。

2、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来源于食物中的脂肪和肝脏合成。空腹状态下正常值应低于1.7mmol/L。过量时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长期升高还会促进血管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俗称“坏胆固醇”,负责将胆固醇转运至外周组织。当其水平超过3.4mmol/L时,容易在血管内皮沉积形成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脂饮食会显著提升其浓度。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被称为“好胆固醇”,能将外周组织多余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正常值应高于1.0mmol/L,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运动、地中海饮食有助于提高其水平,而肥胖、吸烟会降低该指标。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血脂水平。发现指标异常时,应先通过低脂饮食、规律运动进行干预,若3-6个月未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