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累、疲乏、没精神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疾病原因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若长期存在此类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过多,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例如熬夜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或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肌肉乳酸堆积,均可能引发疲乏感。此类情况通常在充分休息、调整作息后逐渐缓解。
2、贫血
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时,机体携氧能力降低,可能引发疲倦、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匙状甲,巨幼细胞性贫血常伴随舌炎。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出现怕冷、体重增加、反应迟钝伴疲劳等症状。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定期复查激素水平调整剂量。
4、抑郁症
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性疲乏感,同时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改变等症状。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若疲乏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体重骤降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抑郁量表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