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小管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肾小管酸中毒可能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损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导致的肾小管功能异常,如SLC4A1或ATP6V0A4等基因缺陷,可能影响肾脏酸化功能。这类患者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等症状,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引发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导致近端或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常伴随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典型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

3、药物或毒物损伤

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或接触重金属(铅、汞),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此类患者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枸橼酸钾颗粒纠正电解质紊乱。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紊乱可能继发肾小管酸中毒。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需通过控制血糖(如二甲双胍片)、调节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等综合治疗。

若出现乏力、多尿、骨痛等疑似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尿电解质及肾脏超声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避免自行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