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由蛋氨酸在体内转化生成,参与蛋白质代谢和甲基化反应。其主要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风险相关,通常需要通过医学检测评估代谢状态,并通过营养干预进行调控。

1、来源与代谢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正常代谢过程中,蛋氨酸通过脱甲基作用生成同型半胱氨酸,随后在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辅助下,转化为半胱氨酸或重新甲基化为蛋氨酸。当这些维生素缺乏或相关酶活性异常时,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蓄积。

2、健康风险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氧化应激和血栓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浓度每升高5μ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约33%。此外,它与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和妊娠并发症也存在关联。

3、检测与干预

通过空腹采血可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参考值为5-15μmol/L。对于轻度升高者(15-30μmol/L),可通过补充叶酸(0.4-0.8mg/日)、维生素B6(1.3-1.7mg/日)和B12(2.4-2.8μg/日)进行干预。中重度升高者需排除遗传性代谢疾病,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症,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剂量维生素治疗。

建议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人群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日常饮食中可增加绿叶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富含叶酸食物,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避免吸烟饮酒。若检测值持续异常,应及时至心血管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