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常见问题通常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同问题可能涉及心脏结构、功能或血管异常,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具体类型。
1、冠状动脉疾病
这是最常见的心脏问题之一,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典型症状为胸痛(心绞痛),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可发展为心肌梗死。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2、心律失常
指心跳节律异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可能表现为心悸、头晕甚至晕厥。病因包括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或遗传因素。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异常心律,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射频消融术或起搏器植入。
3、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常见于高血压、心肌病后期。治疗需联合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并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重症患者可能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4、心脏瓣膜病
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流,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引起胸闷、乏力。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轻症随访观察,中重度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5、先天性心脏病
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表现为发绀、发育迟缓。部分患儿在儿童期需手术矫正,成人患者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定期心超监测并避免剧烈运动。
日常需注意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应立即就医。确诊心脏疾病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并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