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药中毒的症状通常与药物类型有关,主要包括抗凝血类中毒、神经毒性类中毒以及代谢紊乱类中毒等。具体表现因摄入剂量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1、抗凝血类中毒
此类鼠药会干扰凝血功能,导致广泛性出血。常见症状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衄,严重时可出现血尿、便血或内脏出血。患者可能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凝血时间显著延长。
2、神经毒性类中毒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随着毒素吸收,可能出现肌肉震颤、抽搐甚至强直性惊厥。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瞳孔缩小或呼吸抑制等危重症状。
3、代谢紊乱类中毒
这类鼠药通过干扰细胞代谢引发中毒,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和腹泻。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症状,伴随心率失常、肝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性损害。
发现疑似鼠药中毒时,应立即清除口腔残留毒物,切勿催吐或自行用药。患者需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就医时应携带可疑毒物包装,便于医生快速判断毒物类型实施针对性解毒治疗,血液净化等抢救措施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