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化疗后骨髓抑制怎么办

吴芳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化疗后骨髓抑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成分输血、调整化疗方案、日常护理、中医辅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

1、药物治疗

化疗后骨髓抑制常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若白细胞减少,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利可君片、地榆升白片等药物;红细胞减少可选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琥珀酸亚铁片;血小板减少时常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氨肽素片等药物改善。

2、成分输血

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可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伴有出血倾向时需输注血小板。输血治疗能快速改善血细胞指标,但需注意输血反应风险。

3、调整化疗方案

若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医生可能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延长治疗间隔。对于反复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换化疗方案或联合使用骨髓保护剂。

4、日常护理

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瘦肉、鸡蛋、牛奶等摄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定期监测体温,预防感染。血小板减少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出血。

5、中医辅助治疗

在中医师指导下,可选用八珍汤、归脾汤等补气养血中药,配合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辅助改善。但需注意中药与化疗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可替代规范治疗。

化疗期间应每周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牙龈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支持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升血药物或保健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骨髓功能恢复。若骨髓抑制持续时间超过3周不缓解,需进一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