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新霉素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具有抗菌、治疗肠道感染、缓解皮肤感染、预防手术感染以及与其他药物协同治疗等功效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关。
1、抗菌
硫酸新霉素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其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及部分阳性菌的生长繁殖,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杀灭效果。
2、治疗肠道感染
该药物口服后难以被肠道吸收,可在消化道内维持较高浓度,通过直接作用于肠道致病菌,改善细菌性肠炎、痢疾等感染性腹泻症状。
3、缓解皮肤感染
局部外用制剂能渗透皮肤表层,抑制创面或烧伤部位的细菌增殖,对脓疱疮、毛囊炎等浅表性皮肤感染有治疗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
4、预防手术感染
术前口服可减少肠道菌群数量,降低腹部手术中因细菌移位引发的腹腔感染风险,常作为结直肠手术前的预防性用药。
5、协同治疗
与多黏菌素B等药物联用时,可增强对耐药菌株的杀灭效果,常用于复杂性腹腔感染或严重烧伤患者的联合抗感染治疗。
使用硫酸新霉素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以防耳肾毒性。局部应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建议监测听力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