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抗炎抗菌等功效与作用。其药性偏温,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1、息风镇痉
蜈蚣主归肝经,具有平息肝风、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毒性蛋白可抑制中枢神经异常放电,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强直性痉挛,对癫痫发作时的肢体抽搐有缓解效果。
2、通络止痛
该药材善于走窜通达,能疏通经络阻滞。对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常与全蝎配伍使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局部循环。
3、攻毒散结
蜈蚣外用可治疗毒蛇咬伤、疔疮痈肿,其含有的溶血性蛋白质能中和毒素。内服对于痰核瘰疬等体表肿块,可促进病灶软化吸收,常与浙贝母、牡蛎等配伍。
4、促进血液循环
所含的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能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麻木,可提高患侧肢体的血流灌注量。
5、抗炎抗菌
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所含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调节免疫功能,对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价值。
蜈蚣含有毒成分,需严格炮制后使用。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超量易引起恶心、心悸等中毒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与西药镇静剂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