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周围痒可能与正常的愈合过程有关,也可能是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导致。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渗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1、伤口愈合
在伤口修复过程中,局部组织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可能引起瘙痒感。此阶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需避免搔抓以免影响愈合。
2、感染
细菌入侵伤口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并刺激痛觉神经,表现为发痒、红肿或渗液。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创可贴、消毒药水或外用药膏中的成分过敏,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常伴有皮疹、瘙痒加剧,需更换敷料材质,并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若瘙痒伴随体温升高、脓性分泌物或伤口边缘红肿扩散,提示可能出现蜂窝织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到普外科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