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每日的胰岛素分泌量约为24-48单位,具体分泌水平会随进食、活动等因素动态变化。胰岛素分泌量存在个体差异,通常与体重、代谢状态、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可分为基础分泌和餐后分泌两种模式。基础分泌指空腹状态下的持续低水平分泌,通常每小时约0.5-1.0单位,用于维持基础血糖稳定。餐后分泌则在进食后迅速增加,健康人群进餐后1小时内的分泌量可达基础分泌的5-10倍,以应对血糖的快速上升。这种双相分泌模式能有效调控血糖水平,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波动。
体重指数过高的人群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需求增加。妊娠期妇女因胎盘激素的影响,胰岛素分泌量可能增加约50%。随着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60岁以上人群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可能下降30%-50%。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异常变化等情况,建议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等专业检测评估胰岛功能,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