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咳嗽通常可选择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列缺穴以及大椎穴等穴位。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辨证选穴,避免自行盲目施灸。
1、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可通过温热效应刺激背部经络,起到宣肺止咳、调节肺脏功能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
2、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凹陷处。作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艾灸此处能缓解咽喉部气机壅滞,对于痰多、气逆引起的咳嗽有降气化痰之效,施灸时需注意避免烫伤颈部皮肤。
3、膻中穴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此穴为气会穴,艾灸可宽胸理气,改善因情志不畅或气机郁结导致的胸闷咳嗽,施灸时建议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为宜。
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作为肺经的络穴,艾灸此处可通调肺经经气,对风邪犯肺引起的咽痒咳嗽效果显著,常配合合谷穴使用增强疗效。
5、大椎穴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能振奋阳气、驱散寒邪,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出现的恶寒咳嗽,施灸后需注意颈部保暖以防复感外邪。
艾灸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施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咳嗽伴有发热、咯血或持续超过1周未缓解,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胸部X线等检查。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艾灸,孕妇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