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处理、康复治疗以及预防措施,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进行综合干预。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需尽早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青霉素、万古霉素等。病毒性脑膜炎通常采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部分轻症病例可自愈。用药前需通过脑脊液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
2、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患者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抽搐时使用地西泮控制症状。重症患者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氧疗和生命体征监测。
3、并发症处理
颅内压增高者需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出现感染性休克时应快速补液并使用多巴胺升压。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听力损伤者需佩戴助听器。
4、康复治疗
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者可进行针灸、理疗及运动训练,认知障碍患者需接受认知康复训练。恢复期应加强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
5、预防措施
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服用利福平。
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典型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感染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所有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