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乳糖不耐受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腹胀、腹泻、肠鸣等,通常与肠道乳糖酶缺乏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胀
牛奶中的乳糖在肠道内未被充分分解时,会进入大肠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导致肠道胀气。患者可能感觉腹部膨隆、压迫感,尤其在饮用牛奶后1-2小时内明显。
2、腹泻
未被消化的乳糖会增加肠道渗透压,促使水分向肠腔内转移,同时肠道细菌分解乳糖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这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可能伴随肛门灼热感。
3、肠鸣
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混合流动时会产生异常肠鸣音,表现为腹部咕噜声或气过水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绞痛,这与肠道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有关。
日常建议减少乳制品摄入,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替代。若需补充乳制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糖酶制剂。出现严重脱水或体重下降时,需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和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