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人体肠道结构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人体肠道通常由小肠和大肠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以及肛管。这些结构相互连接,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1、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位于胃与空肠之间,呈C形弯曲,是消化液分泌的重要部位。胰液和胆汁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此处,与食糜混合后帮助分解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其黏膜表面形成的环状皱襞可增加吸收面积。

2、空肠

空肠位于十二指肠和回肠之间,占据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二。其管腔较宽,黏膜层含有密集的绒毛结构,主要负责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肠壁肌层的规律蠕动有助于推动食糜下行。

3、回肠

回肠位于空肠末端,连接至盲肠,占据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三。其黏膜皱襞逐渐减少,但含有丰富的淋巴滤泡(派伊尔结),在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回肠主要负责维生素B12、胆盐及剩余营养物质的吸收。

4、结肠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整体呈门框状包绕小肠。其表面可见结肠袋和三条结肠带,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液态肠内容物转化为固态粪便。结肠内共生菌群还能合成维生素K等物质。

5、直肠与肛管

直肠位于盆腔内,长约12-15厘米,可暂时储存粪便。肛管长约4厘米,末端由肛门括约肌控制排便。直肠黏膜的神经末梢能感知粪便压力,触发排便反射。肛管上皮含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可区分气体、液体和固体。

保持肠道健康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定期进行肠道功能检查。若出现持续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等专业检查,早期发现病变有利于及时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