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性质的不同往往提示不同的潜在病因,可通过钝痛、锐痛、绞痛、胀痛、放射痛等类型进行初步辨别。具体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需就医明确诊断。
1、钝痛
钝痛多为持续性、深部组织的隐痛或闷痛,常见于慢性炎症或脏器损伤。例如慢性胃炎患者上腹部常出现钝痛,伴随反酸、腹胀;关节炎患者关节部位钝痛在活动后加重。这类疼痛通常由组织长期充血、水肿或神经受压引起。
2、锐痛
突发性刀割样或针刺样剧痛多提示急性损伤。胃穿孔时上腹部锐痛可迅速扩散至全腹,伴有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输尿管结石引发腰部锐痛常向下腹及会阴放射,伴随血尿。此类疼痛多因组织急性破裂或管腔梗阻导致压力骤增。
3、绞痛
阵发性痉挛样剧痛常见于空腔脏器梗阻。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向右肩背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肠梗阻绞痛呈波浪式加剧,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病理基础为平滑肌剧烈收缩试图解除梗阻状态。
4、胀痛
组织肿胀引发的胀满感多伴随局部红肿。如牙龈炎引起的牙周胀痛触摸有波动感,鼻窦炎导致的面部胀痛晨起加重。这种疼痛源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及组织张力增加。
5、放射痛
疼痛从原发部位向其他区域传导具有定位价值。心绞痛常放射至左肩臂内侧,胰腺炎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分布。这种牵涉痛与神经传导通路或胚胎发育时内脏神经分布有关。
出现疼痛症状建议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加重缓解因素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特别是突发剧烈疼痛或持续超过6小时未缓解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