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严重程度一般取决于病情进展速度和并发症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病情可能得到较好控制;若进展至肾功能不全,则可能影响整体健康。
1、肾功能损伤程度
慢性肾炎是否严重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若肾小球滤过率维持在正常范围且无蛋白尿、血尿加重,通常属于相对稳定状态。当出现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时,提示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2、并发症情况
合并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时,疾病严重性显著增加。血压控制不良会加速肾小球硬化,贫血可能反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这些并发症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肾脏负担。
3、治疗及时性
规范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早期通过ACEI/ARB类药物控制蛋白尿,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多数患者可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若延误治疗导致肾单位大面积纤维化,可能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建议确诊患者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严格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骤减应及时肾内科就诊,通过规范化管理多数患者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