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高热、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具体表现因病情进展而异。
1、持续高热
患者体温常呈阶梯式上升,持续1-2周维持在39-40℃,伴随脉搏相对缓慢(体温升高但脉搏不增快),此为伤寒典型的热型特征。
2、消化道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腹泻。病程第2-3周易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血便等症状。
3、肝脾肿大
约60%患者在发病第一周末可触及肿大的脾脏,30%-40%出现轻度肝肿大,触诊时有压痛但肝功能异常较少见。
4、玫瑰疹
病程第7-14天胸腹部可能出现直径2-4毫米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通常10个以下,3-5天后自行消退。
5、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特殊中毒面容,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谵妄、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出现持续发热伴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血培养、肥达试验等检测。确诊患者需严格隔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并发症。病程中禁止自行使用退热药或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肠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