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类型,通常与过度劳累、久病体虚、年龄增长、饮食不当、频繁房事等因素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其功能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症状。

1、过度劳累

长期熬夜、高强度脑力或体力劳动会耗伤肾精,导致腰膝酸软、精神疲惫等症状。日常需调整作息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补益肾气,同时配合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改善体质。

2、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持续消耗气血,易引起肾气不足,表现为夜尿增多、耳鸣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辅以左归丸、右归丸等补肾药物,配合艾灸肾俞、关元等穴位调理。

3、年龄增长

40岁以上人群因肾精自然衰退,可能出现头发早白、骨质疏松等老化症状。日常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遵医嘱服用杞菊地黄丸等滋补肾阴的药物,结合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

4、饮食不当

长期过量摄入生冷食物或肥甘厚味易损伤脾肾阳气,导致腹泻、四肢不温。建议减少冷饮摄入,适量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补肾食材,必要时使用四神丸等温补脾肾的中成药。

5、频繁房事

性生活过度会直接耗损肾中精气,男性可能出现阳痿早泄,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需建立规律适度的性生活频率,配合五子衍宗丸等固精补肾药物,同时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生殖系统功能。

改善肾虚需综合调理生活方式,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伴有严重头晕、水肿或生殖功能障碍者,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冬季适当增加核桃、羊肉等温补食物的摄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