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伤风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停止接种、抗过敏治疗、对症处理等方式改善。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接种、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呼吸道症状以及监测病情变化等。
1、立即停止接种
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时,需立即停止后续疫苗注射,避免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同时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抓挠或摩擦。
2、抗组胺药物治疗
若出现荨麻疹、皮肤丘疹等轻度过敏症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或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现象。
3、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4、缓解呼吸道症状
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采取吸氧处理,必要时需配合医生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急救,同时进行气管插管等气道保护措施。
5、监测病情变化
过敏反应发生后需持续监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缓解后仍需在医疗机构观察30-60分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
破伤风疫苗过敏者应严格避免再次接种同类型疫苗,必要时可改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