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来抑制其增殖,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破坏DNA结构、抑制微管功能、阻断代谢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靶向关键信号通路等。
1、破坏DNA结构
化疗药物如烷化剂和铂类药物,可直接与肿瘤细胞的DNA结合,形成交联或断裂,阻碍DNA的正常复制和修复。这种损伤使得细胞在分裂时无法正确传递遗传信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抑制微管功能
紫杉醇类等植物类药物能干扰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平衡,阻止纺锤体的形成。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因无法完成染色体分离而停滞在分裂中期,最终通过程序性死亡被清除。
3、阻断代谢途径
抗代谢药物如5-氟尿嘧啶通过伪装成细胞合成所需的嘌呤、嘧啶等成分,竞争性抑制关键酶活性。这种干扰导致DNA和RNA合成原料缺乏,细胞增殖过程被完全阻断。
4、诱导细胞凋亡
部分化疗药物能激活肿瘤细胞内的Caspase酶系统,触发程序性死亡信号通路。这种机制促使异常细胞主动启动自我毁灭程序,避免其继续存活和扩散。
5、靶向信号传导
新型化疗药物针对肿瘤特有的信号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可阻断促增殖信号的传导。通过精确干扰癌细胞的生存依赖通路,实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化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个性化制定,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配合止吐药物等支持治疗,并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