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鼻饲注意事项与护理是怎样的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鼻饲的注意事项与护理主要包括体位调整、管道护理、营养液管理、并发症监测以及口腔护理等方面,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日常护理需细致耐心,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1、体位调整

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度呈半卧位,饲喂结束后维持该体位30分钟以上。这种体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可降低误吸风险,尤其适用于吞咽反射减弱的老年人或昏迷患者。若患者需长期卧床,需定时协助翻身并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2、管道护理

每次鼻饲前后需用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固定鼻饲管时应使用医用胶布妥善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每日检查外露刻度并记录。更换固定胶布时需观察鼻腔黏膜有无压疮,导管移位超过3cm需立即暂停使用并通知医护人员确认位置。

3、营养液管理

营养液温度应维持在38-40℃,可采用恒温加热器控制。初次鼻饲应从50ml/h开始,24小时内逐渐增加至100-120ml/h。每4小时检查胃内残余量,若超过150ml需暂停输注。配置营养液需现配现用,开封后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

4、并发症监测

每日记录患者排便次数及性状,出现水样便超过3次/日需调整营养液渗透压。观察腹部膨隆程度,肠鸣音消失伴呕吐需警惕肠梗阻。定期检测电解质和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尿病患血糖波动超过3mmol/L时需调整胰岛素用量。

5、口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冲洗每日3次,重点清洁舌苔和咽后壁。对张口困难者可用棉签蘸取漱口水擦拭牙齿和颊黏膜。每周进行口腔真菌感染筛查,发现白色念珠菌斑需及时使用制霉菌素涂剂。

建议每4周更换鼻饲管,使用硅胶材质导管可降低黏膜刺激。护理过程中需每日记录营养液种类、输注量及患者反应,出现导管脱出、剧烈呛咳或血性胃内容物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鼻饲并联系医疗团队处理。长期鼻饲患者建议每3个月进行营养评估和代谢指标检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