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与中药同煮时通常有先煎、后下、同煎等方法,需根据药物性质调整煎煮方式。药引子的具体用法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随意搭配。
1、先煎
部分质地坚硬的药引子如矿石类、贝壳类药物,需提前煎煮20-3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材。例如煅牡蛎、磁石等,通过先煎可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同时降低其刺激性,确保药效稳定释放。
2、后下
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类药引子如薄荷、砂仁,应在其他药材煎煮完成前5-10分钟加入。这类药材久煎易导致有效成分挥发,后下可最大限度保留其行气化湿、醒脾开胃的功效,避免药效流失。
3、同煎
多数植物类药引子如生姜、大枣等,通常与其他饮片同时入锅煎煮。这类药引子需要与其他药物成分充分融合,通过常规煎煮时间(30-40分钟)实现药性协同作用,例如生姜可增强方剂的温中散寒效果,大枣能调和诸药。
煎煮时需使用砂锅或陶瓷器皿,避免金属器皿影响药性。煎煮用水量以浸没药材2-3厘米为宜,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特殊药引如阿胶需烊化兑服,应待汤剂煎好后趁热溶化。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