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服用降压药需遵医嘱定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压、避免漏服、注意饮食及观察不良反应。科学用药有助于稳定血压并减少并发症风险,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循医生指导。
1、遵医嘱用药
降压药种类较多,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医生会根据血压水平、合并症等选择合适药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确定服药剂量和时间,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疗效。
2、定时监测血压
建议患者每日早晚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稳定者可每周测量2-3次,波动较大时应增加测量频次。监测数据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避免漏服药物
设置手机闹钟或使用分药盒帮助记忆。若发现漏服,普通片剂漏服时间未超过2小时可补服,缓释制剂通常不建议补服。频繁漏服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4、注意饮食配合
服药期间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同时食用西柚及其制品,因柚苷成分可能影响部分降压药代谢。建议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摄入,保持均衡饮食。
5、观察不良反应
服用利尿剂可能出现低钾症状如肌无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发干咳。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应缓慢改变体位。发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生,切勿擅自停药。
患者应定期到心血管内科复诊,医生会根据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调整用药。血压控制目标因人而异,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通常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冬季气温下降时更需加强监测,避免血压季节性升高。合并其他药物使用时需告知医生,防止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