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闭塞脑梗死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就诊时间选择治疗方法,一般可通过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急性期首选方法,常用药物如阿替普酶,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使用。该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2、血管内治疗
针对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采用机械取栓术或动脉溶栓术。机械取栓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尤其适用于发病6-24小时且存在可挽救脑组织的患者。
3、抗血小板治疗
病情稳定后常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这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新血栓形成,降低复发风险。
4、抗凝治疗
对于心源性栓塞或高凝状态患者,可能需应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
5、手术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伴严重脑水肿时,可能需行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术后需加强监护,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基底动脉闭塞脑梗死属于神经科急症,发病后应尽快送往具备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治疗方案需根据影像学评估、时间窗及个体情况综合制定,患者及家属需配合医生决策,不可延误治疗时机或自行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