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性中药通常有当归、黄芪、枸杞子、熟地黄、人参等,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滥用。
1、当归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归肝、心、脾经,能促进血液生成和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可改善贫血状态,对女性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有调理作用。
2、黄芪
黄芪以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见长,适用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等症状。其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对术后体虚、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气虚证候有改善作用,常与白术、防风配伍使用。
3、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其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含枸杞多糖和类胡萝卜素,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辅助改善中老年人视力减退、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
使用滋补性中药需注意体质辨识,如湿热体质者不宜服用熟地黄等滋腻药物。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经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根据个体情况配伍使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避免过量进补引发上火或消化不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