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寄生虫病通常有腹痛、消化异常、体重减轻、肛门瘙痒以及贫血等症状。不同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不同表现,需结合具体检查明确诊断。
1、腹痛
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或附着于肠壁时,可能刺激局部黏膜,引发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隐痛、绞痛。例如蛔虫成团时可诱发肠梗阻,导致剧烈腹痛,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
2、消化异常
绦虫、蛔虫等寄生虫会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排泄物中可见虫体或虫卵,贾第鞭毛虫感染可能引起脂肪泻,导致粪便呈油腻状。
3、体重减轻
钩虫、蛲虫等会争夺宿主摄入的营养物质,长期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增长停滞、面黄肌瘦等表现。
4、肛门瘙痒
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时会引发剧烈瘙痒,患者常有搔抓行为,皮肤可能出现抓痕或继发感染。该症状夜间尤为明显,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5、贫血
钩虫通过口囊咬附肠黏膜吸血,可造成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睑结膜苍白。重度感染者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可能出现心率加快、活动后气促等缺氧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随不明原因发热或粪便异常,建议及时进行寄生虫卵镜检、免疫学检测等检查。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水产或未洗净的蔬果,饭前便后规范洗手。确诊后需严格按医嘱进行驱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