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硬化是肾脏肾小球结构发生纤维化、瘢痕化的病理改变。这种病变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常见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及多种慢性肾小球疾病晚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
肾小球硬化的核心特征是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导致毛细血管袢塌陷、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增生。随着病程进展,硬化区域逐渐取代正常肾组织,有效滤过面积减少,引发蛋白尿、水肿和氮质血症。其发生机制涉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多因素相互作用,高血压引起的高灌注损伤和糖尿病引发的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均为常见诱因。临床上可通过尿常规检测发现蛋白尿,血液检查显示肌酐升高,超声可见肾脏体积缩小,确诊需依靠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
对于存在慢性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确诊肾小球硬化后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控制原发病,如严格管理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肾毒性药物。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小球滤过功能恶化,改善疾病预后。若出现尿量骤减或严重水肿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