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低可能由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心力衰竭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常见原因包括体质瘦弱、衰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素导致的血容量不足或心脏收缩力减弱。
1、生理性原因
体质瘦弱者由于基础代谢率较低,血管外周阻力较小,可能导致舒张压维持在较低水平。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减退、心脏功能下降,也可能出现舒张压偏低现象。这类人群通常伴随易疲劳、畏寒等表现,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改善。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率降低,引起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造成舒张压下降。患者常伴有乏力、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3、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血管张力调节。这种情况需进行营养评估,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鱼虾、蛋奶等优质蛋白,必要时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进行营养支持。
4、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时,心输出量显著下降会导致舒张压降低,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多伴有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若长期存在舒张压低于60mmHg并伴随头晕、黑朦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需特别注意,自行服用升压药物可能存在风险,应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