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缓解憋尿不适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憋尿不适可以通过及时排尿、局部热敷、药物治疗、膀胱训练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干预措施。长期憋尿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或膀胱功能异常,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及时排尿

憋尿后应立即寻找合适场所排空膀胱,避免长时间压迫膀胱壁。排尿时保持放松姿势,若存在排尿困难可尝试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刺激排尿反射。需注意单次憋尿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防止膀胱过度膨胀。

2、局部热敷

将40-45℃的热水袋用毛巾包裹后放置于下腹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热力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平滑肌痉挛,对于因憋尿引起的下腹坠胀感有较好的舒缓效果。每日可重复2-3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服用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配合黄酮哌酯片缓解平滑肌痉挛。

4、膀胱训练

针对功能性排尿障碍,可通过定时排尿训练重建膀胱节律。初始阶段设定每2小时排尿1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训练周期通常需要6-8周。配合盆底肌锻炼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维持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1组。

5、手术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考虑膀胱扩大术或骶神经调节术,膀胱颈梗阻患者需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这些手术需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明确适应证,术后配合间歇导尿帮助膀胱功能恢复。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ml的饮水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出现尿频、尿痛或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