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治疗打嗝的穴位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治疗打嗝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穴、足三里穴、攒竹穴、中脘穴以及膈俞穴,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以下从穴位定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点阐述:

1、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该穴属手厥阴心包经,针刺可调节气机、和胃降逆,缓解膈肌痉挛。临床常配合捻转手法以增强止嗝效果。

2、足三里穴

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宽膈理气作用。直刺1-1.5寸得气后,通过提插手法可抑制迷走神经异常兴奋。

3、攒竹穴

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浅刺0.3-0.5寸并施以雀啄手法,能调节局部神经反射,特别适用于顽固性呃逆的辅助治疗。

4、中脘穴

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作为任脉与胃经交会穴,深刺1-1.5寸可直接调节膈肌运动,改善胃气上逆状态。常配合温针灸加强理气功效。

5、膈俞穴

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膀胱经背俞穴,斜刺0.5-0.8寸能调节膈神经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该穴针刺可降低膈肌兴奋性。

进行针灸治疗需严格消毒,避免刺伤内脏或血管。急性打嗝通常治疗1-3次可见效,若呃逆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排查脑卒中、胃食管病变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应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快速进食产气食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