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舌诊如何反映五脏健康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舌诊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舌形、舌色及舌态等变化来反映五脏功能状态,常用于辅助判断心、肝、脾、肺、肾的健康状况。

1、舌质与心脏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舌质的润燥、颜色变化可反映心血运行情况。若舌质淡白可能提示心血不足,舌质暗紫则可能与心脉瘀阻有关,常见于心悸、失眠等症。

2、舌苔与脾胃

舌苔的厚薄、颜色能反映脾胃运化功能。薄白苔为正常,厚腻苔多因脾胃湿滞,黄腻苔常伴随湿热内蕴,可见于消化不良或腹胀等症状。

3、舌形与肝胆

舌体胖大或有齿痕多与肝胆疏泄失常、水湿停滞相关,舌边红赤则可能提示肝火旺盛,此类人群易出现胁痛、口苦等表现。

4、舌色与肺脏

舌尖属心肺,舌尖红赤多与肺热有关,常见于咳嗽咽痛;舌前部苍白可能反映肺气不足,易出现气短、自汗等症状。

5、舌态与肾脏

舌体颤动或萎软无力多与肾精亏虚相关,舌根苔剥脱可能提示肾阴不足,此类人群常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等肾系病症。

日常可通过晨起观察舌象变化了解身体状况,但需注意饮食、药物可能暂时影响舌苔颜色。若发现持续异常的舌象表现,建议前往中医科进行辨证施治,结合脉诊等四诊信息综合判断,避免仅凭舌象自行用药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