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病、范可尼综合征、药物影响等疾病或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低嘌呤饮食、过度节食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尿酸生成减少。例如长期素食者或严格控制海鲜、肉类摄入的人群,体内尿酸水平可能低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后即可恢复。
2、肝病
肝脏是尿酸合成的重要器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使尿酸合成减少。患者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护肝片、甘草酸二铵胶囊、水飞蓟素胶囊等保肝药物。
3、范可尼综合征
这种肾小管功能异常疾病会导致尿酸重吸收障碍,表现为血尿酸降低伴尿尿酸增高。典型症状包括多尿、骨痛、生长发育迟缓等,可通过尿常规、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主要采用枸橼酸钾颗粒纠正酸中毒,配合维生素D滴剂改善钙磷代谢。
若发现尿酸持续偏低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诊,通过肝功能检测、尿酸排泄分数测定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擅自服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