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消融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段治疗心房颤动的微创手术,主要利用射频或冷冻能量消除心脏内异常电信号。其类型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和冷冻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或症状明显的患者。
1、定义和类型
房颤消融术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或冷冻能量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引发房颤的异常电活动区域。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使局部心肌组织凝固坏死;冷冻消融术则通过极低温冻结组织,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两种方法均旨在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2、手术过程
术前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术中在局部麻醉下将导管经血管送入心脏。医生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定位异常兴奋灶,随后释放能量消融靶点区域。手术通常持续2-4小时,术后需监测心律变化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3、效果和适应症
该手术对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可达70%-80%,但持续性房颤效果相对较低。适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合并心力衰竭等患者。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心悸,少数可能发生心包填塞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并定期复查心电图。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消融。选择手术方案时应由心内科医生综合评估心脏结构、房颤类型及基础疾病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