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塞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保持鼻腔湿润、局部热敷、遵医嘱用药等,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感冒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稀释鼻腔分泌物。建议调整睡姿为半卧位,有助于减轻鼻黏膜充血。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可减少鼻部血管压力。
2、物理治疗
用40℃左右热毛巾湿敷鼻根部,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缓解黏膜水肿,建议使用专业洗鼻器操作。
3、药物治疗
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伪麻黄碱滴鼻液等减充血剂,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伴有过敏症状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发热时需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4、中医疗法
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印堂穴(两眉中间)等穴位,每次按压3分钟,有助于宣通鼻窍。可用辛夷、薄荷等中药煎煮后进行蒸汽熏鼻。
若鼻塞伴随持续高热、脓性鼻涕超过10天或出现耳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并发症,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孕妇及婴幼儿用药前应咨询医师,避免自行使用含麻黄碱类成分药物。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