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发烧的患者通常可以吃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中成药等,但需遵医嘱用药。具体药物选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1、抗病毒药物
病毒性感冒多由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但需在发病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2、解热镇痛药
当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止痛作用,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
3、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辅助改善发热、咽痛等症状。使用时应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成分重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病毒性感冒患者应注意多休息、保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用药期间需避免饮酒,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医师,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