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定期复查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1、生活方式干预
日常需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并控制体重。同时需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
2、药物治疗
对于血脂异常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存在高血压时需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抗血小板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预防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者需配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3、手术治疗
当动脉狭窄超过70%或出现严重缺血症状时,可考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或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能需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4、控制危险因素
需长期监测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达标。肥胖者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糖尿病患者需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复查血脂四项、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斑块稳定性。出现胸痛、头晕等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CTA或血管造影评估。
动脉硬化患者应建立规范的治疗随访计划,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肌肉疼痛等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保持乐观心态,通过综合管理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