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判断排出的是宿便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宿便并非医学概念,通常指肠道内滞留时间较长的粪便。判断排出物是否为宿便,一般可结合颜色、质地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初步分析,但需注意其缺乏科学依据。

1、颜色较深

宿便可能因长时间滞留被肠道细菌分解,颜色呈现深褐色或黑色,但需与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柏油样便区分。若排除饮食因素如摄入动物血或铁剂后仍持续发黑,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可能。

2、质地干硬

宿便常因水分过度吸收变得干燥坚硬,呈颗粒状或块状,排便时可能出现肛门疼痛。但长期排出硬便需考虑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情况,建议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

3、排便间隔延长

民间认为宿便与超过3天未排便相关,但医学上便秘诊断需满足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伴随排便困难。若突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并持续两周以上,需排查肠道器质性疾病。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并进行适度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若反复出现排便异常伴腹痛、消瘦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病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