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途径、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以及直接接触感染者。这些传播方式与甲肝病毒的特性及感染者的排泄物污染环境密切相关。
1、粪-口途径
甲肝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若污染水源、食物或生活物品,他人接触后未彻底清洁双手便进食,病毒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这种传播在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尤为常见,如共用厕所后未洗手直接接触食物。
2、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如牡蛎、蛤蜊)是典型传播方式,这些贝类易在受污染水域中富集病毒。饮用未经消毒的河水、井水或食用被污水灌溉的蔬菜水果,也可能导致群体性感染事件,常见于洪涝灾害后的疫区。
3、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通过共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可能传播病毒。特殊情况下,男男性行为者因接触肛周区域可能感染。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排泄物时若防护不当,也存在职业暴露风险。
预防甲肝需重视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及未消毒的饮用水。接触可疑污染物后需用肥皂彻底洗手,家庭成员确诊时应做好物品消毒。高危人群可通过接种甲肝疫苗获得有效保护,若出现黄疸、乏力等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病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