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怎么回事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迷走神经性晕厥又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通常与神经反射异常有关,可能由长时间站立、情绪刺激、疼痛刺激等原因诱发。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有关。

1、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站立时,下肢血液积聚可能减少回心血量,心脏搏出量下降会触发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先兆症状,继而发生意识丧失,平卧后通常数分钟内可自行恢复。

2、情绪刺激

恐惧、紧张等强烈情绪波动可激活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通过神经传导增强迷走神经活性。这种反射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和心动过缓,引发脑灌注不足,表现为突发性晕厥,常见于年轻人群。

3、疼痛刺激

剧烈疼痛刺激可能直接作用于外周神经末梢,通过脊髓传导至脑干神经核团,诱发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此类晕厥常伴随恶心、头晕等前驱症状,发作后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生命体征。

日常应注意识别自身晕厥诱因,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反复发作或伴随心悸、胸痛者需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等检查,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等药物调节神经反射,极少数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心脏起搏器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