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和外痔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发生位置、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这两种痔疮均属于肛肠疾病,但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1、发生位置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通常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外痔则位于齿状线以下的肛管或肛缘皮下,肉眼可见且可能触摸到肿物。齿状线是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两者的解剖位置差异是区分的关键。
2、症状表现
内痔常见症状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多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可出现痔核脱出,但多数可自行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肿胀及异物感,尤其在排便时加重,还可能伴有局部瘙痒或潮湿感。
3、治疗方式
内痔早期可通过调整饮食、使用痔疮栓或口服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对于反复脱出的内痔,常采用胶圈套扎术或注射硬化剂治疗。外痔若形成血栓或长期不愈,通常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促进恢复。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肛周清洁,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如厕,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预防便秘。若出现持续便血、剧烈疼痛或痔核无法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前往肛肠科就诊,必要时完善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