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通常需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血压。合理用药能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并减少并发症。
1、利尿剂
常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通过促进钠离子排出减少血容量。尤其适用于老年性高血压及合并水肿患者,需注意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2、钙通道阻滞剂
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及合并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能引起心率增快需注意。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培哚普利片、依那普利片、贝那普利胶囊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收缩。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或心功能不全患者,但妊娠期禁用。
4、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作用机制与转换酶抑制剂相似但咳嗽副作用较少,同样禁用于孕妇。
5、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卡维地洛片等,通过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发挥作用。适合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哮喘患者需慎用。
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初次确诊者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用药期间需每周测量晨起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异常者应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