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常见原因包括心源性猝死、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以及主动脉夹层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心脏、大脑或循环系统突发衰竭,危及生命。
1、心源性猝死
这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病引发。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会导致心肌大面积缺血坏死,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胸痛、冷汗、意识丧失。急救时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进行干预。
2、脑血管意外
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种类型。脑干出血可能直接破坏生命中枢,大面积脑梗塞会引起脑水肿压迫关键结构。患者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等症状。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降低颅内压,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
3、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肺栓塞会阻断肺动脉血流,重症哮喘发作导致严重缺氧。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骤降。治疗需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4、严重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高钾血症会直接抑制心肌电活动。这类患者常伴有四肢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临床通过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电解质调节剂进行治疗。
5、主动脉夹层
血管内膜撕裂后形成的假腔可能压迫冠状动脉或导致心脏压塞。典型表现为撕裂样胸痛、双侧血压不对称。急救时需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血压,必要时进行血管置换手术。
当出现持续性胸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预警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应做好健康评估,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