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以及外科手术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结合术后康复管理促进恢复。

1、定期观察

对于缺损较小(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明显症状的婴幼儿或儿童,医生可能建议定期随访观察。这类缺损存在自然闭合的可能性,需每6-12个月通过心脏超声评估缺损变化情况,监测是否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

2、药物治疗

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能需应用波生坦片、西地那非片等血管扩张剂;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使用地高辛片等强心药物。需注意药物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缺损。

3、介入封堵术

适用于直径5-38毫米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且边缘距周围结构大于5毫米的患者。通过股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在X线引导下释放镍钛合金封堵器闭合缺损。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但可能出现封堵器移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4、外科手术

对于原发孔型缺损、冠状静脉窦型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需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修补术。手术直接缝合缺损边缘或使用涤纶补片修补,能彻底纠正异常血流,但存在手术创伤大、胸骨愈合周期长等特点,术后需在ICU监护24-48小时。

患者及家属应前往心血管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CT等评估缺损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治疗方案需由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共同制定,术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任何治疗方式均有相应风险,切忌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