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否需要手术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早期白内障对视力影响较小时,一般无需立即手术。若视力明显下降且影响正常生活,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1、病情较轻
白内障初期晶状体混浊程度较低,患者视力可能仅轻微下降。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同时需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及晶状体状态。日常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
2、病情严重
当晶状体混浊导致矫正视力低于0.3,或引发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主流治疗方式。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次日即可获得清晰视力。对于过熟期白内障,需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防止晶体蛋白过敏反应。
3、患者因素
全身状况较差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若日常生活尚能自理,可酌情选择保守观察。存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过低、青光眼等眼部合并症时,需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白内障患者应定期进行视力、眼压和眼底检查。当自觉视力下降影响阅读、驾驶等日常活动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裂隙灯检查、视觉质量分析等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用眼需求给出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