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构瘤是一种由正常组织异常混合或排列形成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其本质并非真性肿瘤,而是局部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结构异常,通常生长缓慢且极少发生恶变。
错构瘤可发生于多个器官,常见部位包括肺、肝脏、肾脏及脑部等。例如在肺部多由软骨、脂肪等组织构成,直径通常小于4cm;肝错构瘤则包含紊乱排列的胆管和肝细胞;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有异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当病变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引发相应症状,如脑部错构瘤可能导致癫痫发作,肺部较大病灶可能引起咳嗽或胸痛。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典型病例可见特征性的脂肪成分和异常组织结构。对于无症状的小型错构瘤,通常建议定期观察;当出现压迫症状或诊断不明确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发现可疑病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随访或治疗方案。